上海市大学生安全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全文)

发布时间:2016-04-21访问次数:1559

来源:新华网 > 上海频道

 沪教委保〔2016〕6号

关于印发《上海市大学生安全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的通知

各高等学校:

  为进一步加强本市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完善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体系,提高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水平,提升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维护高校安全稳定,我委制定了《上海市大学生安全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上海市大学生安全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2016年4月11日

 

 上海市大学生安全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2016-2018年)

  上海市2008年颁布《上海市大学生安全教育大纲》(以下简称《安全教育大纲》),2010年编制《上海市大学生安全教育读本(以下简称《安全教育读本》),明确了高校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目标、任务和途径。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上海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做法,安全教育质量和水平稳步提升,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目前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还存在体制机制不健全,教学、研究、考核体系不完善,教育专业程度不高等问题,与新形势下对安全教育工作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城市发展中“转方式、补短板、防风险”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形式、内容和管理,为切实提高本市高校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以“教育为先、预防为主、综合施策”的思路推进本市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特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及本市教育“十三五”规划发展目标,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突出以人为本、创新改革、破解难题,抓住“完善安全教育体系、提高安全教育质量、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工作主线,持续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力度,有效整合安全教育工作资源,全面提升安全教育整体水平,切实维护本市高校安全稳定。

  二、总体目标

 在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背景下,为确保城市和高校安全有序运行,培育“安全、健康、向上”的现代优秀高校毕业生,力争用3年时间,推进本市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深入发展,体现走在全国前列的示范引领效应。

  一是大学生安全教育体系基本成型。安全教育贯穿大学生入学到毕业全过程,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构建资源叠加、功能复合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大学生安全教育保障机制。

  二是高校安全文化氛围有效改善。提高安全教育种类覆盖率,丰富安全宣传教育形式,增强高校师生对安全发展的知行水平,营造人人自觉重视安全、人人主动遵守安全、人人努力维护安全的氛围。

  三是大学生安全教育水平持续提高。理顺高校安全教育体制机制,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创新大学生安全教育教学方式,推进教学计划、教师、教材、课时“四落实”。

  四是大学生安全教育质量明显提升。提高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制定、完善大学生安全教育考核评价标准,提高大学生人身安全、国家安全、行为安全、网络安全等防范意识,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课程设置

  根据《安全教育大纲》,结合各高校实际情况,将大学生安全教育纳入本校教育教学体系,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合理安排相应的教学时间。

1.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应按年级、按学科、按需要分级分类实施,可分为一般性课程与专业性课程。一般性课程针对全体大学生,教授常用的通识性安全知识与技能;专业性课程针对实验、实训、实习或其他涉及安全的专业学科,教授专门的安全知识与技能,做到安全教育前置进行。

  2.强化课堂教学作为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功能。明确大学生在入学第一周内,必须开展安全集中教育,每学期应安排不少于2学时的集中安全教育。开设系统性的安全教育专门课程,有条件的高校在选修课程中积极开设专门的安全教育课,逐步将安全教育课列入大学生基础必修课,并落实相应学分;市教委将制作安全教育视频教材,建立安全教育在线教育平台,未开设专门安全教育课程高校的学生及未参加高校开设安全教育课程的学生,应在市教委统一的安全在线教育平台接受安全教育,力争做到全体学生全覆盖接受一次系统性的安全教育。

  3.多层次开展知行合一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既要加强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技能的培养,要积极探索体验式安全教育的模式和途径。采取理论传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制度规范和行为养成相结合,常规安全与特种安全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理论、制度、实务、演练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

  4.除了课堂教育外,充分利用班会、网络、广播、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开展安全宣传教育。

  (二)充实教学资源

  积极开发利用与大学生安全教育相关、为教学服务的多种教学资源。文本教学资源开发要重质量,做到科学、规范、准确、实用;其他教学资源开发要从实际出发,精心选择,有效利用。

 1.根据《安全教育大纲》要求,落实教学所需书面、投影、录音、录像、多媒体、实训器材等教学工具和场所。充分发挥新技术在安全教育中的运用,大学生安全教育网络课堂和网上考试系统建成后,应妥善安排相应的网上学习与考试设备。

  2.以《安全教育大纲》和《安全教育读本》为依据,积极制作教育教学计划、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和配套材料,探索案例教育和自我教育新途径,鼓励各高校积极开展校本安全教育教材开发。专业性课程的安全教育内容根据专业的不同情况合理安排。

  3.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建立安全教育教研室和专家咨询系统,积极搜集和储备各类教学资源和实习资源;可以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

  (三)师资队伍建设

  注重安全教育教师在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构建“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社会参与”的高素质大学生安全教育师资队伍,提高安全教育学术水准。

  1.将大学生安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纳入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一般性、通识性的安全教育教师纳入思政教师系列。积极构建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和社会专家相结合的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建立“双岗双职”复合师资群。大学生安全教育教师人数应根据学生规模、课程体系等因素合理设定。

  2.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培训。积极组织开展教学研究、集体备课、教师培训等活动,鼓励大学生安全教育教师进行教学创新和科研活动,促进大学生安全教育学术水平和教学效果不断提高。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师资队伍的职业保障,帮助大学生安全教育教师做好职业发展规划。

(四)健全考核评价

  加强教学考核评价,从课堂教学和实践应用两方面检验教学绩效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加强考核评价结果运用,以考核评价促进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

  1.建立大学生安全教育考核评价机制。制定大学生安全教育理论与实践考核评价办法,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全市统一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标准化通识考试,参试人数须达到应试人数的100%,通过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0%以上,专业性课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组织相应的考核,力争做到全覆盖。

  2.建立大学生安全教育考核评价衡量标准。科学评估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针对性、实效性,注重利用科技手段进行大学生安全教育数据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改进教学、对有关学生开展分类指导。

  3.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考核结果的有效运用。试点将通过大学生安全教育标准化考试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评先评优的基础条件,作为学生毕业的基本要求,逐步扩大安全教育考核结果的应用范围。

  四、时间节点

  (一)2016年,制定计划,分解任务,全面启动

  制定大学生安全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各高校全面启动相关工作,查找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管理办法。构建大学生安全教育“六个一”工程平台:一个开放的网上课程、一个供练习的题库、一个基于PC端的标准化练习和考试系统、一个基于智能化手机的标准化练习和考试系统、一本切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教材,开展一年一度的大学生安全知识竞赛。试点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网上标准化考试。

  (二)2017年,完善标准,建立机制,全面推进

 完善大学生安全教育“六个一”工程平台,制定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指导意见,进一步丰富、充实大学生安全教育、评价内容。制作大学生安全教育视频课程,全面推行大学生安全教育网络视频教学,全面实施大一新生安全教育标准化测试,通过率不低于90%。

  (三)2018年,考核评价,巩固提高,全面落实

  构建大学生安全教育网上教学、测试系统,落实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评价模式,安全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中做到全覆盖,大学生参加安全教育标准化考试通过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0%以上。构建上海市大学生安全教育研究中心,选拔大学生安全教育名师,试点开展安全教育名师巡回讲课。形成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长效机制。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学校分管领导牵头,保卫、教务、学工、宣传、人事等部门,以及学术委员会、二级学院等共同组成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切实承担起推进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主体责任。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制定本校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计划方案,作出明确的部署和安排。要将大学生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工作,纳入人才培养计划,纳入思政工作体系,每学年校长办公会议至少有1次专题研究安全教育工作。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做好专项经费预算,做到专款专用,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经费保障,确保经费落实到位。

  (二)增强工作合力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必须通过相关部门、院系分工负责、协作配合、整体推进。各高校要进一步理顺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明确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牵头部门,制定目标管理责任清单,将工作职责任务分解落实到位。要积极为推进大学生安全教育创造有利条件,克服惰性思想和畏难情绪,要挤出课时、挤出资源、挤出教师、想尽办法,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学工部门、教务部门和人事部门在安全教育课程设置、安全教育教师配置等方面要给予大力支持。要积极调动校内外各部门和专家力量支持大学生安全教育,主动拓展合作渠道,增强安全教育工作整体合力。

  (三)注重工作成效

  各高校要认真总结以往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经验做法,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推进大学生安全教育供给侧改革,更好地满足大学生对安全教育的需求。要转变安全教育工作方式,进一步完善安全教育形式、内容、模式,全面提高安全教育的应用效果,提高安全教学质量,提高大学生掌握和运用安全知识技能的本领。要善于研究和发现安全教学规律,把握好安全教育理论与实践、形式与内容、应急与常态、教学与自学的关系,为学生终身安全发展打好基础。要加强安全教育工作监督考核,落实奖惩措施和追责倒查机制,切实全面有效推进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

  (四)形成安全文化

各高校要以实施大学生安全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积极营造“安全第一”的校园文化,强化以人为本和安全关怀,促使学生形成“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要树立安全发展观,做到用理念引领安全、用工作推进安全,用制度保障安全、用教育强化安全,帮助师生建立良好的安全习惯,将安全文化融入到学校教学、科研、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广泛组织发动师生参与校园安全管理,组建安全志愿服务队、学生自保组织等群众性安全工作队伍,营造全校师生关心支持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